虮蝨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蟣蝨
  • 基本解释

    亦作“ 蟣虱 ”。1.虱及其卵。《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冑生蟣蝨,鷰雀处帷幄,而兵不归。”《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唐 元稹 《捉捕行》:“蟣虱谁不轻,鲸鯢谁不恶。”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 婆罗 左右望,羣岛比蟣蝨。”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
    2.比喻卑贱或微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笑蟣虱之宴安,不觉事异而患等。”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蟣蝨事,而陛下以身亲之。”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 ( 戴震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 基本含义
    形容人附庸风雅,追随权贵,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详细解释
    虮蝨是指寄生在牲畜身上的小虫,不能自行飞行,只能依附于它人,生活不能自立。用来比喻人没有主见,全然依附于他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盲目追随权贵、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依附他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记载了一个关于虮蝨的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蝉虫在树上歌唱,被一只虮蝨听到后,便跟着蝉虫跳到地上,认为自己也能像蝉虫一样歌唱。但虮蝨跳到地上后却发现自己无法歌唱,只能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生活。这个故事寓意着人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追随他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是个虮蝨,整天跟在领导身边,没有自己的主见。2. 这些虮蝨式的人,只会追随权贵,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虮蝨形象化,想象一个没有翅膀的小虫子,只能依附在他人身上。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黏人”、“随波逐流”等,扩大对于形容盲目追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词汇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虮蝨式地跟在班长后面。2. 初中生:那些虮蝨般的同学总是追随着流行的潮流。3. 高中生:他们班上的某些同学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简直就是一群虮蝨。4. 大学生:在大学里,有些人依然像虮蝨一样追随权贵,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