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调
mǎ diào
  • 拼 音:mǎ diào
  • 注 音:ㄇㄚˇ ㄉ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即马吊。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赌博》:“后来又兴打马调,官宦塌胯满堂朝。”参见“ 马吊 ”。
    (2).指 清 代 同治 年间 马如飞 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 俞秀山 )调和马( 马如飞 )调最为流行。 马 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并且那小调之中,有一种 马如飞 撰的叫做‘马调’,词句之中,很有些雅驯的。” 清 葛元煦 《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马调’惟唱书用此, 同治 初 马如飞 所创调,无餘韵,仿佛説白。”

  • 基本含义
    指人们以马为媒介,通过调动马的力量来完成某项任务。比喻利用外力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详细解释
    马调这个成语中的“马”指的是马匹,“调”指的是调动。马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它的力量和速度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任务。成语中的“马调”比喻人们利用外力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一种巧妙的策略。
  • 使用场景
    马调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或者指某项工作需要借助外力才能顺利完成。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善于调动团队资源来解决问题,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马调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常常利用马的力量来增强士兵的战斗力。他们通过调动马匹,使士兵们能够更快速地行军、更有力地攻击敌人,从而取得胜利。这种利用马的力量来增强战斗力的策略被形容为“马调”。
  • 成语结构
    成语“马调”的结构是“名词 + 动词”,其中“马”作为名词,“调”作为动词。
  • 例句
    1. 他是一个很会马调的领导,经常能够调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利用各方的资源,做好马调,才能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马匹调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马的帮助下,调动各种资源来达到目标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马相关的成语,如“马首是瞻”、“马到成功”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同学一起做小组作业,因为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做好马调,一起完成任务。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要与当地的志愿者合作,做好马调,为社区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我需要调动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做好马调,才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