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恤
wèi xù
  • 拼 音:wèi xù
  • 注 音:ㄨㄟˋ ㄒ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慰恤 ”。
    亦作“ 慰卹 ”。谓慰问存恤。《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洮西 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二护军各部大吏慰卹其门户。” 清 姚鼐 《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哀问民生,慰恤瘠枯。” 清 吴定 《程巽行传》:“文以传之,岂独慰恤君,亦以惕人不义之可危,名节不可一日堕也。”

  • 基本含义
    安慰和补偿受到伤害或损失的人
  • 详细解释
    慰恤是指对受到伤害或损失的人进行安慰、抚慰和补偿。这个词语强调了对他人遭受不幸的同情和关怀,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关心和支持。
  • 使用场景
    慰恤常用于官方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场合,用于向受伤害或损失的人提供安慰和补偿。此外,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关心和慰问。
  • 故事起源
    成语“慰恤”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九年》中,当时齐国的襄公去世,国人非常伤心。襄公的弟弟公子无忌为了安抚百姓的情绪,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慰和补偿,以慰藉人心。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安抚和补偿的行为称为“慰恤”。
  • 成语结构
    慰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慰”是动词,表示安慰;“恤”是名词,表示补偿。两个字的结合表示对他人遭受不幸的安慰和补偿。
  • 例句
    1. 政府将会对受灾地区进行慰恤和救助。2. 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慰恤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慰恤”拆分为“慰”和“恤”来记忆。其中,“慰”可以联想到“安慰”,表示安慰他人;而“恤”可以联想到“补偿”,表示对他人进行补偿。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慰恤”相关的成语,如“慰问”、“抚恤”等,进一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同学摔倒了,我去慰恤他,帮他擦干净伤口。2. 初中生:班里有同学家里出了事故,我们集资给他慰恤一下。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慰恤活动,为受灾地区的人们捐款捐物。4. 大学生:社团成员之间要相互慰恤,共同度过学业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