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相
pí xiàng
  • 拼 音:pí xiàng
  • 注 音:ㄆㄧˊ ㄒㄧ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皮相 píxiàng
    [skin-deep] 只看到表面现象;不透彻,不深入
    皮相之见

  • 近义词

    表面、轮廓、概况、外表、外貌

  • 英文翻译

    1.skin-deep; superficial

  • 详细解释

    只从外表上看;不深入。《韩诗外传》卷十:“ 延陵子 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 刘 曰:‘卿过之,然皮相者不辨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他对于《广寒宫》的几句话却可惜全是一种皮相的批评。”

  • 基本含义
    形容只看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内在的事物或人。
  • 详细解释
    皮相是一个用于形容只看到外表而不深入了解内在的词语。它强调了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了解其本质或内在特征。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看表面现象就做出判断的人。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皮相来批评那些只以貌取人的人。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只看到外表,而没有真正了解他人的内在特征。此外,皮相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只看到物体的外表,而没有深入了解其内在特征。
  • 故事起源
    皮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这篇古代文献中。在这个故事中,宣公问左丘明关于一位名叫叔孙皮虎的人的情况。左丘明回答说:“君子不以形躁于色,不以言躁于辞,不以质躁于文。”意思是一个君子不会只看到一个人的外貌,而是通过观察其言行举止和品质来判断一个人的真正特征。
  • 成语结构
    皮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皮”表示外表,而“相”表示相貌。
  • 例句
    1. 他只看到了她的美貌,却没有深入了解她的内在,真是太皮相了。2. 别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内心的善良远远超过了他的外貌。不要只看皮相。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皮相”的一个方法是将其与只看到外表而不深入了解内在的人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只看到一个人的外貌,而没有看到其内在特征。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皮相相关的成语,如“貌合神离”、“表里如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看到同学的外表,却没有深入了解他的内在,真是太皮相了。2. 初中生:不要只看到一个人的外貌,要看到他的内在特征,不要做一个皮相的人。3. 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特征,而不要只看到他的外表。不要成为一个皮相的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