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皮
wǔ gǔ pí
  • 拼 音:wǔ gǔ pí
  • 注 音:ㄨˇ ㄍㄨˇ ㄆ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 基本含义
    指外表看似威武而内心软弱无能的人。
  • 详细解释
    五羖皮是由“五”和“羖皮”两个词组成。其中,“五”表示数量,多指很多;“羖皮”是古代用来制作盔甲的兽皮。成语“五羖皮”形容外表看起来威武,但实际上内心软弱无能。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外表威武但内心软弱无能的人。可以用来指责那些只会吹牛逼而不具备实际能力的人。
  • 故事起源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叫孟尝君,他外表威武,但实际上内心软弱无能。有一次,他在国君的面前吹嘘自己的勇武,说自己能够斩杀五头羖兽。于是,国君就派人去捕捉五头羖兽,结果却只捕到了一只。孟尝君为了不让自己的谎言被揭穿,就将这只羖兽的皮剪成五片,装饰在自己的衣服上,以假冒成五头羖兽的胜利。后来,人们就用“五羖皮”来形容那些外表威武但内心软弱无能的人。
  • 成语结构
    五羖皮的结构是“数词 + 名词 + 名词”。
  • 例句
    1. 他整天吹牛逼,说自己有多厉害,但实际上就是个五羖皮。2. 这个领导嘴上说得很厉害,实际上却是个五羖皮。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羖皮”与“外表威武,内心软弱无能”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外表穿着盔甲,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内心却很软弱,就像盔甲下面只有五张兽皮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纸老虎”、“纸上谈兵”等,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吹牛逼,说自己是五羖皮,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厉害。2. 初中生:他外表看起来很威武,但其实是个五羖皮,一点实际能力都没有。3. 高中生:这个人只会吹嘘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个五羖皮。4. 大学生: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就是个五羖皮,一点真本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