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号
shēng hào
  • 拼 音:shēng hào
  • 注 音:ㄕㄥ ㄏ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生时的称号。《礼记·檀弓上》“死謚, 周 道也” 唐 孔颖达 疏:“ 殷 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謚, 尧 、 舜 、 禹 、 汤 之例是也。” 郭沫若 《雄鸡篇·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 周 代列王,如 文 、 武 、 成 、 康 、 昭 、 穆 、 恭 、 懿 等等都是生号,而非死谥。连《孟子》书里面的‘ 孟子 见 梁惠王 ’、‘ 孟子 见 梁襄王 ’,以及 齐宣王 、 滕文公 等, 惠 、 襄 、 宣 、 文 都是生号,而非死谥。”

  • 基本含义
    指某人或某物的生命已经终结,已经去世。
  • 详细解释
    生号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生”和“号”两个字组成。其中,“生”指人的生命,表示活着的状态,“号”指号令,表示结束的状态。因此,“生号”一词表示某人或某物的生命已经终结,已经去世。
  • 使用场景
    生号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的死亡,可以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比如悼词、祭文、墓志铭等。
  • 故事起源
    生号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古代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形成的。在古代,人们对死亡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敬畏,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生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生”是动词,表示生命的状态;“号”是名词,表示结束的状态。
  • 例句
    1. 他年纪虽轻,却因病早已生号。2. 昨天收到了一个消息,我表哥生号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生号”与死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生命的尽头发出号令,表示他的生命已经终结。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死亡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寿终正寝”、“离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的小猫不幸生号了。2. 初中生: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在研究中不幸生号了。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他生号后才得到广泛的认可。4. 大学生:这位音乐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即使他已经生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