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卜
jī bǔ
  • 拼 音:jī bǔ
  • 注 音:ㄐㄧ ㄅ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吴中 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宋 陆游 《箕卜》诗云:“孟春百草灵,古俗迎 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元 程俱 《元夕块坐写怀》诗:“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復迎!”

  • 基本含义
    箕卜是一个古代的称谓,指的是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国家重要文件和档案的官员。在现代汉语中,箕卜常用来比喻负责整理和管理杂乱事务的人。
  • 详细解释
    箕卜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官制,箕卜官员负责管理国家重要文件和档案,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序。在现代社会中,箕卜常常指代那些负责整理和管理杂乱事务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工作,使之井然有序。
  • 使用场景
    箕卜常用于形容那些善于整理和管理工作的人,特别是在处理大量信息和复杂事务时。例如,可以用箕卜来形容一个秘书能够高效地管理文件和日程安排,使领导者能够专注于核心工作。
  • 故事起源
    箕卜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一书中,用来指称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国家重要文件和档案的官员。后来,箕卜一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善于整理和管理工作的人。
  • 成语结构
    箕卜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意义独立的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一个箕卜,能够高效地整理和管理各种工作。2. 她的办公桌总是整洁有序,真是个箕卜之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箕卜比喻为一个整理和管理文件的官员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箕卜官员整理和保管大量的文件和档案,帮助你理清思路和安排工作。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古代中国的官制和官员职责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箕卜官员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整理和管理相关的成语,如“治理如泉涌”、“井然有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箕卜,她总能帮助我们整理好作业和书包。2. 初中生:学习压力很大,我需要像一个箕卜一样整理好自己的时间和任务。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像一个箕卜一样管理好班级的事务,确保学习和生活的秩序。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要承担起箕卜的责任,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需要发挥箕卜的能力,高效地管理和安排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