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国三千
xuè guó sān qiān
  • 拼 音:xuè guó sān qiān
  • 注 音:ㄒㄩㄝˋ ㄍㄨㄛˊ ㄙㄢ ㄑㄧ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货殖。’曰:‘蚊。’曰:‘血国三千,使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国者,昔 禹 会 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於 商 周 之世,已渐并之矣,故至 汉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国,而 汉 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盖货殖之人倍取於国,且言其多歟?’ 司马 ( 司马光 )云:‘三千,言其众也。’ 俞 ( 俞樾 )云:‘《汉书·王莽传》:“ 始建国 四年,授诸侯茅土,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是合诸侯与附城凡三千六百国。血国三千,依 莽 制言之,举成数耳。 杨子 此文,盖亦有讥焉。是时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杨子 因或问货殖而应之曰蚊,又復为此言,若谓彼货殖者,亦犹蚊之为虫,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国三千,彼得国者亦将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邪?……’按 宋 吴 解此,固为曲説。 俞 据 莽 制为释,亦紆回难通。 温公 谓三千言其众,是也。”

  • 基本含义
    形容国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饱受战乱和苦难。
  • 详细解释
    血国三千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经历了许多次战争,无数人民在战争中牺牲,国家饱受战乱和苦难的历史。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的痛苦和牺牲,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 使用场景
    血国三千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苦难,表达对历史悲惨经历的思考和反思。在文学作品、历史叙述或讨论国家命运的场合中,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国家的历史遭遇。
  • 故事起源
    目前尚无关于血国三千成语的明确故事起源,可能是根据中国历史上多次战乱和饱受苦难的国家经历而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战争频繁、国家经历多次动荡有关。
  • 成语结构
    血国三千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血”表示鲜血、战争的残酷,表示痛苦和伤亡;“国”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千”表示无数、许多次。整个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表达了国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苦难的意义。
  • 例句
    1. 这个国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真可谓是血国三千。2. 在历史的长河中,血国三千的经历让人深感痛心。3. 这个地区的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和平,付出了血国三千的代价。
  • 记忆技巧
    1. 将“血国三千”分成三个部分记忆:血、国、三千。2. 可以联想“血”字的红色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国”字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3. 联想“三千”表示无数、许多次,表达国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苦难。
  • 延伸学习
    1. 了解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重大战争和动荡时期,深入了解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2. 学习其他与战争和苦难相关的成语,扩大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国家经历了很多次战争,成了一个血国三千。2. 初中生:我读了一本关于战争的书,深感这个国家真是血国三千。3. 高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到这个国家的战争历史,真是血国三千,让人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