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戟
yá jǐ
  • 拼 音:yá jǐ
  • 注 音:ㄧㄚˊ ㄐ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官衙卫士所执之戟。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豹尾交衙戟,虯鬚捧佩刀。”

  • 基本含义
    衙门里的戟,比喻官吏的权势和威严。
  • 详细解释
    衙门是古代官府的大门,戟是古代兵器,衙戟指的是官府里使用的戟。这个成语比喻官吏的权势和威严,也可以表示官府的威风。
  • 使用场景
    衙戟常常用来形容官府的权威和严肃,可以用于描述官员的威严、办公室的严肃氛围等场景。
  • 故事起源
    《晋书·王导传》中有一段故事,说王导在官衙中使用戟杖来惩罚违法的人,因此有了“衙戟”这个成语。这个故事表达了官府的严肃和权威。
  • 成语结构
    衙戟是一个名词短语,由“衙”和“戟”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位官员手中的衙戟使得他在官府中威风凛凛。2. 官府的衙戟让人望而生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手持衙戟,威严地站在官府门前。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府的组织结构和官员的职责,以及古代的刑罚制度等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手中的衙戟让我们严肃认真地上课。初中生:他的衙戟指挥着整个校园,让人不敢有一点闪失。高中生:政府手中的衙戟保护着国家的安全和秩序。大学生:他手持衙戟,带领着学生会工作团队,展示着团队的权威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