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养
xié yǎng
  • 拼 音:xié yǎng
  • 注 音:ㄒㄧㄝ ˊ 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宦官无子,收养他人为子,谓之“携养”。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 曹操 ﹞父 嵩 ,乞匄携养,因贜假位,舆金輦璧,输货权门。”后多用为指斥 曹魏 之词。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必若当涂所出,宦官携养,帝号徒加,人望不愜。” 清 唐孙华 《客有作诗讥魏武者辄亦效颦题四绝句》之二:“携养当年市国恩,舆金輦璧费攀缘。”

  • 基本含义
    携带、抚养。
  • 详细解释
    携养是指携带抚养,照顾他人。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亲人或者朋友的关怀和照顾。
  • 使用场景
    携养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亲人、朋友或者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照顾。可以用来形容亲人之间的互相照顾,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援助。
  • 故事起源
    携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乐书》中,原文是:“携养之义,携者乃养之也。”这里的“携养”指的是带着孩子出门抚养。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照顾、关怀他人。
  • 成语结构
    携养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上属于动宾结构。其中,“携”是动词,表示携带、带领的意思;“养”是动词,表示抚养、照顾的意思。
  • 例句
    1. 他一直携养着年迈的母亲,照顾她的起居生活。2. 这个慈善机构致力于携养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用“携带养育”来记忆携养这个成语的含义。携带表示带着,养育表示抚养、照顾,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携养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可以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携养的故事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每天都携养我的小狗,给它喂食物和洗澡。2. 小学生:我帮助爷爷奶奶种菜,这也是一种携养的方式。3.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携养活动,去帮助孤儿院的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4. 高中生:作为家庭的长子,我要承担起携养父母的责任,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