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
zhé rén
  • 拼 音:zhé rén
  • 注 音:ㄓㄜˊ ㄖ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哲人 zhérén
    [sage] 才智卓越的人

  • 反义词

    愚人

  • 英文翻译

    1.[书] sage; philosopher

  • 详细解释

    (1).智慧卓越的人。《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皇穹神察,喆人是恃。” 唐 韩愈 《王公墓志铭》:“气鋭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惟哲人之素修兮,感曲成之奇姿。”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六:“ 富善 先生也不是什么哲人,也说不上来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
    (2).谓制裁犯罪者。哲,通“ 折 ”。《书·吕刑》:“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於五极。”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哲人惟刑”:“‘哲’当读为‘折’。‘折’之言制也。折人惟刑,言制民人者惟法也。”《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明德慎罚,哲人惟刑,《书》传所美。自今蔽狱,都下则宜……平心专意,务在得情。”

  • 基本含义
    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 详细解释
    哲人一词源自《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中的“君子”即指哲人,他们通过学问和文化交流来结交朋友,并通过朋友的帮助来辅助自己实现仁爱之道。因此,哲人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具有卓越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
  • 使用场景
    哲人一词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思想深度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学者、哲学家、思想家等具有卓越智慧和道德的人物。
  • 故事起源
    哲人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修养和道德,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质和深刻智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哲人。
  • 成语结构
    哲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哲”和名词“人”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哲人,他的思想和见解总是让人受益匪浅。2. 哲人的智慧和道德修养使他成为了社会的楷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哲人”与智慧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智慧和道德兼具的人物,他被称为哲人,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深刻的智慧。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哲人一词的含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哲人,她总是教给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哲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读了很多哲学书籍后,我对哲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遇到一位哲人导师,指导我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