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尽
zhú jìn
  • 拼 音:zhú jìn
  • 注 音:ㄓㄨˊ ㄐㄧ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汉 郑玄 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 南朝 梁 徐君蒨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新唐书·令狐綯传》:“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益喜,烛尽见跋,遂止宿焉。”

  • 基本含义
    烛尽指的是蜡烛燃烧完毕,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耗尽。
  • 详细解释
    烛尽是由“烛”和“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蜡烛燃烧时会逐渐燃尽,当烛芯完全燃尽时,蜡烛就会熄灭。因此,“烛尽”这个成语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用尽。
  • 使用场景
    烛尽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精力、力量等耗尽,比如工作过度导致身体疲惫,学习过程中精力逐渐消耗等等。
  • 故事起源
    烛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耿秉传》。据传,耿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他在被任命为军队统帅后,一直勤奋工作,日夜不停。有一天,他在战斗中用尽了所有的力量,最终病倒了。这个故事成为了烛尽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烛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烛”是主语,“尽”是谓语动词,表示主语的动作。
  • 例句
    1. 他为了工作付出了太多,最终精疲力尽,犹如烛尽。2. 考试前熬夜复习,导致他精力烛尽,无法集中注意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烛尽”与蜡烛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根蜡烛燃烧到最后,烛芯完全燃尽,蜡烛熄灭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烛尽”相关的成语,比如“烛照数计”、“烛照之论”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晚上我一直学习到很晚,最后感觉精力烛尽,无法再继续学习了。2. 初中生:参加了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后,我感到身体疲惫不堪,犹如烛尽一般。3. 高中生:我为了参加高考,每天都在紧张备考,最后感觉精力烛尽,无法再集中注意力。4. 大学生:写完了一篇长篇论文后,我感到精疲力尽,犹如烛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