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胜诛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uì bù shèng zhū ㄗㄨㄟˋ ㄅㄨˋ ㄕㄥˋ ㄓㄨ

    罪不胜诛(罪不勝誅) 

    犹言罪不容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鼎甲同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 基本含义
    指罪恶太多,无法完全惩罚,罪行不可胜数。
  • 详细解释
    罪不胜诛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罪恶之事无法被彻底惩罚、消灭或清除。它强调了罪行的严重性和数量之多,表示罪恶已经达到了无法计数的程度。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罪恶行为极其严重,罪责难容。可以用来描绘犯罪分子的罪行,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上的不公和腐败现象。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昭公问孔子:“夫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昭公不解其意,孔子解释说:“《诗》中有一句‘罪不胜诛,故不可不察也’,你应该去研究一下《诗经》。”这个故事中的“罪不胜诛”成语便由此而来。
  • 成语结构
    四个汉字组成的固定搭配。
  • 例句
    1. 这个恶人罪不胜诛,必须严惩不贷。2. 这个案件涉及太多的罪行,罪不胜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罪不胜诛”理解为“罪犯无法胜过”。可以通过与“罪恶”、“严重”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做了很多坏事,罪不胜诛。2. 初中生:这个犯罪集团的罪行罪不胜诛。3. 高中生: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已经到了罪不胜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