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拒
yōng jù
  • 拼 音:yōng jù
  • 注 音:ㄩㄥ ㄐ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拦阻。 宋 苏辙 《论开孙村河札子》:“尝有数百人持板筑之械,访求都水使者,意极不善,赖防逻之卒拥拒而散。”

  • 基本含义
    拥护指支持、赞成,拒绝指不接受、不同意。拥护拒绝表示既支持又拒绝,表示在某种情况下既同意又不同意。
  • 详细解释
    拥护拒绝是指在面对某个问题或者做出某个决定时,既有支持的态度,又有拒绝的态度。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需要权衡利弊、权威或者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
  • 使用场景
    拥护拒绝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问题上既赞同又反对,或者在某个决策中犹豫不决。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于某个问题思考细致、权衡利弊,也可以用来指责一个人在决策中优柔寡断。
  • 故事起源
    拥护拒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据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学者,他在担任官职时,曾经遇到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他在会议上既表示支持,又表示反对,最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决策。后来,人们就用“拥护拒绝”来形容这种既赞同又反对的态度。
  • 成语结构
    拥护拒绝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 例句
    1. 在讨论中,他对这个提议既拥护又拒绝,不知道该怎么决定。2. 他对这个问题拥护拒绝,一会儿说同意,一会儿又说不同意。
  • 记忆技巧
    可以把“拥护拒绝”拆分成两个词来记忆。拥护表示支持、赞成,拒绝表示不接受、不同意。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来记忆,比如想象一个人左手拥护着某个东西,右手拒绝着某个东西,表示他在心里既赞同又反对。
  • 延伸学习
    拥护拒绝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更广泛的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决策或者选择时犹豫不决,思考周全。这也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分析和评估不同的选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这个游戏拥护拒绝,因为它既好玩又浪费时间。2. 初中生:老师提出的这个活动我拥护拒绝,因为我觉得有一些不公平的地方。3. 高中生:对于大学的选择,我感到拥护拒绝,因为我既想去一个好的学校,又想离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