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事
zhí shì
  • 拼 音:zhí shì
  • 注 音:ㄓㄧˊ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值班。《周礼·夏官·太仆》“闻鼓声则速逆御僕与御庶子” 汉 郑玄 注:“御僕、御庶子,直事鼓所者。”《文选·左思<魏都赋>》:“禁臺省中,连闥对廊,直事所繇,典刑所藏。” 李善 注:“直事,若今之当直也。”《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出,从大车前后各十乘,直事尚书郎、侍御史、謁者、中黄门、期门羽林。”《东观汉记·樊梵传》:“﹝ 樊梵 ﹞为尚书郎,每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

  • 基本含义
    直接、直截了当地处理事情。
  • 详细解释
    直事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直”和“事”两个字组成。直指的是直接,事指的是事情。直事的意思是直接、直截了当地处理事情,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
  • 使用场景
    直事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干脆利落、直截了当,没有拖延或犹豫的态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果断而有效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处理事情不够直接或拖拉。
  • 故事起源
    关于直事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的意思和用法都很常见。在中国文化中,注重直接坦率的态度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因此直事成语应该是从这种价值观中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直事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形容词“直”和名词“事”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个直事的人,不喜欢拖延,总是立刻采取行动。2. 这个项目需要一个直事的领导者,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直事成语与直线和事情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一个直线指向一个事情,表示处理事情的直接、果断的态度。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直事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一刀两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你们谁能告诉我2+2是多少?”小明直接回答:“是4!”老师夸奖道:“好样的,你真是个直事的孩子。”2. 初中生:同学们在讨论如何组织一个活动,小红建议:“我们可以直接去问老师的意见,这样处理事情会更快。”大家都赞同她的直事思维。3. 高中生:小明参加学校的辩论赛,他在辩论中直截了当地驳斥了对方的观点,赢得了比赛。评委对他的表现赞叹不已,称他为一个直事的辩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