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旗
yá qí
  • 拼 音:yá qí
  • 注 音:ㄧㄚˊ ㄑ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 薛综 注:“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宋 陆游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诗:“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二:“不容 水部 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 基本含义
    指战争中的旗帜或军旗。
  • 详细解释
    牙旗是由“牙”和“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牙”指的是兵器,特指刀剑;“旗”指的是军旗,代表军队的标志。牙旗的意思是战争中的旗帜或军旗,象征着军队的力量和战斗精神。
  • 使用场景
    牙旗常用于形容战争、军队或军事行动。可以用来形容军队英勇善战,战斗力强,也可以用来形容军事行动的紧张和激烈。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二》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孟尝君在与魏国作战时,魏国的将领公孙衍将军旗插在城墙上,表示魏国军队的威严和决心。孟尝君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登上城墙,取下魏国的军旗,换上齐国的军旗,象征着齐国军队的勇气和决心。后来,牙旗就成为了形容战争中的旗帜的成语。
  • 成语结构
    牙旗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军队的牙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士兵们斗志昂扬。2. 在战争的硝烟中,牙旗象征着胜利和荣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牙齿和旗帜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面旗帜上插着一排牙齿,牙齿象征着军队的力量和战斗精神。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战争有关的成语,例如“兵强马壮”、“兵临城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士们挥舞着牙旗,奔跑向前线。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牙旗的象征意义。3. 高中生:在战争中,牙旗代表着战斗的勇气和决心。4. 大学生:军队的牙旗在风中飘扬,士兵们壮志凌云。5. 成年人:在战争的硝烟中,牙旗象征着胜利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