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目
yǐn mù
  • 拼 音:yǐn mù
  • 注 音:ㄧㄣˇ ㄇ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时获准销售的货物凭单。开列有品种、份量等。《元典章新集·户部·盐法》:“诸衙门并行铺之家,卖讫官盐,限五日赴所属州司县缴纳引目。”《明史·食货志四》:“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续文献通考·征榷三》:“引目有新旧之混淆,商灶有奸良之杂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北宋 ﹞海舶出发前必须到市舶司登记,领取公据或公凭、引目。”
    (2).举目。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二:“ 恂如 悄声,还引目四顾,生怕有人偷听了去。”

  • 基本含义
    引起注意,吸引眼球
  • 详细解释
    引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引”指的是引导、引起,而“目”指的是眼睛。引目的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注意到某个特定的事物。
  • 使用场景
    引目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景,例如在演讲或者写作中,可以用来指引听众或读者注意到重要的观点或信息。在广告和宣传中,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吸引眼球的产品或活动。此外,在社交场合中,引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或举止非常吸引人的特点。
  • 故事起源
    关于引目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某种手段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人们通过装扮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者使用其他的方法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 成语结构
    引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引”和“目”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引目这个成语。
  • 例句
    1. 演讲者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引目了观众的注意力。2. 这个广告设计非常吸引人,真是引目之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引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拥挤的场所,然后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够记住引目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引目相关的成语,例如“引人入胜”、“引火烧身”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用彩色画笔在作业本上画图,可以引目老师的注意。2. 初中生:在班级演讲比赛中,我用幽默的开场白引目了全班同学的注意。3. 高中生:这个展览会上有很多吸引人的艺术品,真是引目之作。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宣传视频做得很有创意,能够引目潜在客户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