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
zhǔn zhí
  • 拼 音:zhǔn zhí
  • 注 音:ㄓㄨㄣˇ ㄓ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准直 zhǔnzhí
    [collimation] 准绳
    先定准直

  • 英文翻译

    1.alignment; {物} collimation

  • 详细解释

    准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田事既飭,先定準直,农乃不惑。” 郑玄 注:“準直,谓封疆径遂也。” 孔颖达 疏:“準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封疆有界限,径遂有阔狭,皆先平均正直之,故云‘準直,谓封疆径遂。’”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布农事於準直,习舞德於和平。”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二》“分当相直”:“《月令》曰:‘先定準直,农乃不惑。’準直即準绳也。”参见“ 準绳 ”。

  • 基本含义
    准确直接,不偏不倚。
  • 详细解释
    准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准指准确,直指直接。表示言行直截了当,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含糊或曲折。
  • 使用场景
    准直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表达一个人言辞直接,言行坦率,毫不拐弯抹角。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方法或手段的直接有效。
  • 故事起源
    准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刘邦与项羽在战国末年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用准直的言辞向项羽表白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最终打动了项羽,使得项羽放弃了自己的野心,为刘邦让出了天下。
  • 成语结构
    准直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例句
    1. 他的性格准直,从不拐弯抹角。2. 这个方法准直有效,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准直的“准”字理解为准确,将“直”字理解为直接,形象地表示一个人或事物没有任何偏差或曲折,直截了当。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准直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深入理解直接、坦率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了,我准直地回答:“我睡过头了。”2. 初中生:他准直地指出了我的错误,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3. 高中生:面试时,我准直地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和自信。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准直的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误解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