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饰
zǎo shì
  • 拼 音:zǎo shì
  • 注 音:ㄗㄠˇ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修饰;装饰。《晋书·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唐 刘禹锡 《楚望赋》:“熙熙蔼蔼,藻饰羣形。”《明史·吴廷举传》:“衣敝带穿,不事藻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墙上藻饰精美,山上古宫,此其仅存者矣。”
    (2).修饰文词。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且此内篇,皆直语耳,无藻饰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庄周 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柯灵 《香雪海·访问秋瑾的乡亲》:“她的诗不假藻饰,可是感情磅礴,豪气逼人。”

  • 近义词

    修饰

  • 英文翻译

    1.[书] embellishments in writing

  • 基本含义
    指华丽的外表、虚饰的装饰。
  • 详细解释
    成语“藻饰”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藻”指水生植物,多指水藻;“饰”指装饰。成语的意思是用华丽的外表来掩盖内在的真相或本质。形容人或物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华丽,但实际上却没有内在的真实或价值。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价值不大的东西。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贵,特意在宫殿的柱子上装饰了许多金银珠宝。然而,这些华丽的装饰并没有改变宫殿的本质,只是掩盖了它的朽烂。因此,人们用“藻饰”来形容那些只注重外表,却忽视内在的人或事物。
  • 成语结构
    主体成分是“藻饰”,表示外表华丽、内在虚假的含义。
  •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虽然很有礼貌,但是在我看来只是一种藻饰。2. 这幅画看起来很精致,但实际上只是一种藻饰,没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藻饰”与“华丽外表,虚饰装饰”联系起来,通过反义词的记忆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藻饰”相关的成语,如“花枝招展”、“外强中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演唱会服装很藻饰,但唱得一般般。2. 初中生:他的作文字数很多,但内容都是藻饰。3. 高中生:这家公司的广告宣传很藻饰,实际产品并不好。4. 大学生及以上:政府官员的演讲往往充满了藻饰之辞,缺乏实际行动。希望这个关于“藻饰”的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