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褥
zhān rù
  • 拼 音:zhān rù
  • 注 音:ㄓㄢ ㄖ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毡制的褥垫。《宋书·百官志上》:“尚书郎入直……给帷帐、毡褥、通中枕。”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十八:“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动迅速,不拖延。
  • 详细解释
    毡褥是指用毡子制成的褥子,毡子是一种厚实而有弹性的材料。毡褥成语比喻行动迅速,不拖延,形容人办事利索,不拖泥带水。
  • 使用场景
    毡褥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不拖延。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高效率的同事,或者表扬学习刻苦的学生。
  • 故事起源
    毡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小说《水浒传》。小说中有一位名叫杨志的英雄,他在被困山寨时,为了逃脱敌人的追捕,用毡褥做成假人,然后扔下山崖,迷惑了敌人,成功逃脱。后来,人们就用“毡褥”来形容行动迅速,不拖延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做事像毡褥一样,从不拖延。2. 这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每天都像毡褥一样努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毡褥”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形状,来记忆它的含义。想象一个毡子做成的褥子,厚实而有弹性,人在上面行动迅速,不拖延。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朝末年的小说《水浒传》,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像毡褥一样快速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打篮球像毡褥一样灵活,从不拖延。3. 高中生:她学习像毡褥一样高效,总是能及时完成任务。4. 大学生:他的时间管理很好,做事像毡褥一样迅速。5. 成年人: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做事像毡褥一样,从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