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拒
zhī jù
  • 拼 音:zhī jù
  • 注 音:ㄓㄧ ㄐ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抵抗,抗拒。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起居题上马图》:“值 庞勋 搆逆, 丰沛 间贼锋四掠, 歷阳 麼郡古吏儒生,非枝拒所及矣。乃命小将齎羽檄牛酒,犒贼师,且以全雉堞、活黎庶为请。”

  • 基本含义
    指拒绝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自作聪明地拒绝他人的帮助或劝告。
  • 详细解释
    枝拒是由“枝”和“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枝”本意为树枝,引申为支持、帮助。而“拒”则表示拒绝、抵制。枝拒的意思是拒绝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自作聪明地拒绝他人的帮助或劝告。
  • 使用场景
    枝拒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帮助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倾听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的人。
  • 故事起源
    枝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张丞相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汉朝的张汤被封为丞相,他的朋友和亲戚都希望他能够帮助他们得到一些好处。然而,张汤并没有接受他们的请求,而是推辞了这些好意。他说:“我是一棵树,你们是我身上的枝叶,我怎么能够帮助你们呢?”这个故事就形成了“枝拒”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枝”和动词“拒”组成。
  • 例句
    1. 他总是枝拒他人的建议,不肯听从别人的意见。2. 她枝拒了朋友的帮助,结果自食其果。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枝拒”与“自作聪明”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化的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树上,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和劝告。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自不量力”、“固执己见”等,以增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总是枝拒老师的建议。初中生:他太固执了,总是枝拒别人的好意。高中生:他自以为是,枝拒了朋友的帮助,结果陷入了困境。大学生:他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总是枝拒他人的建议。成年人:有时候我们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是枝拒别人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