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竿
shuāng gān
  • 拼 音:shuāng gān
  • 注 音:ㄕㄨㄤ ㄍ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竹竿。竹的表皮有白色粉末,故称。 唐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诗:“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
    (2).指所画之竹。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二:“何时此霜竿,復入江湖手。”

  • 基本含义
    形容极寒的冬天。
  • 详细解释
    霜竿是由“霜”和“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霜指冬天的寒冷天气,竿指竹竿或木竿。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极寒的冬天。
  • 使用场景
    霜竿一般用来形容冬天极端寒冷的气候,也可用于形容寒冷的环境或气温。
  • 故事起源
    《汉书·李膺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李膺被贬到南方的岭南地区,那里的冬天非常寒冷。他在给朋友写信时写道:“霜竿之下,无一物生。”形容那里的寒冷和荒凉。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寒冷的冬天。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冬天的北方,寒风刺骨,真可谓霜竿之下,无一物生。2. 寒冷的天气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霜竿之地。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将“霜竿”联想成寒冷的冬天,想象自己站在霜冻的竹竿或木竿下,感受极寒的气温。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寒冷天气相关的成语,如“严寒冬日”、“冰天雪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晨外面非常冷,就像是霜竿一样。2. 初中生: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霜竿之下,无一物生。3. 高中生:漫步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了霜竿的寒冷。4. 大学生:即使是在南方的冬天,也能感受到霜竿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