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槽
shāo cáo
  • 拼 音:shāo cáo
  • 注 音:ㄕㄠ ㄘ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琵琶名。 宋 马令 《南唐书·女宪传·昭惠周后》:“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 元宗 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烧槽之説,即 蔡邕 焦桐之义,或谓焰材而斲之,或谓因爇而存之。”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或意见激烈冲突,争执不休。
  • 详细解释
    烧槽是一个农业词语,指的是将谷物放入槽中进行烧烤,以破坏谷物的外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意见激烈冲突,争执不休,就像烧槽中的谷物一样被搅动和烧烤。
  • 使用场景
    烧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之间的争吵和冲突。可以用于描述家庭、工作场所或社会中的纷争和争执不休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烧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中。故事中,昭公想要与诸侯联合起来对抗齐国,但他的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争吵不休。于是有人用烧槽来比喻他们的争执,形容他们的思想碰撞和冲突激烈。
  • 成语结构
    烧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他们在会议上烧槽,争论不休。2. 这两个政治家经常烧槽,他们的意见总是相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烧槽这个成语与农业中的烧槽操作联系起来,想象人们将谷物放入槽中进行烧烤,搅动和烧烤的过程中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烧槽相关的成语,如烧琴煮鹤、烧香拜佛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在操场上烧槽,争吵得很厉害。初中生:班里的同学经常烧槽,老师都头疼。高中生:政治课上,同学们就国家政策问题烧槽,讨论得很激烈。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因为活动安排问题烧槽,争执不休。成年人:公司会议上,同事们就项目计划烧槽,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