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藁
shū gǎo
  • 拼 音:shū gǎo
  • 注 音:ㄕㄨ ㄍ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书稿 ”。

  • 基本含义
    指用于书写的草纸或草稿纸。
  • 详细解释
    书藁是古代用于书写的草纸或草稿纸。在古代,纸张十分宝贵,所以人们常常用草纸或草稿纸来写字练习或者书写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因此,“书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写字的纸张或者草稿纸。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写字的纸张或者草稿纸。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范蠡的大夫,他非常聪明,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一天,范蠡来到齐国的一个地方,看到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小楼,楼上有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写字。范蠡上前询问老人在写些什么,老人告诉他是在写一篇文章。范蠡问老人为什么不用纸写,老人却告诉他纸张太贵了。于是,范蠡提出用草纸代替纸张,老人欣然接受。范蠡用草纸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老人非常满意。从此以后,“书藁”成为形容写字的纸张或者草稿纸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体词为“书藁”。
  • 例句
    1. 他把这个想法先写在书藁上,再决定是否实施。2. 这篇文章是他在书藁上写的,还没有整理出来。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书藁”看作是“书写”的缩写,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古代纸张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以及古代文人如何书写和保存他们的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书藁写了一篇日记。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的作业可以用书藁写。3. 高中生:我用书藁写了一首诗,还没有整理出来。4. 大学生:我在书藁上做了一些笔记,方便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