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套
xí tào
  • 拼 音:xí tào
  • 注 音:ㄒㄧˊ ㄊ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旧套,老套。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小照》:“小照之例,景则春花秋月,事则弹琴咏诗,千潭一印,已成习套。”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五四:“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 基本含义
    指固定的习惯或套路,形容人行事方式呆板,缺乏创新。
  • 详细解释
    习套是由“习惯”和“套路”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习惯指个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套路指固定的方法或策略。习套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行事方式上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总是按照固定的套路来做事,缺乏变通和创新。
  • 使用场景
    习套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机构、团体或个人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思维僵化,不敢冒险尝试新颖的方法。
  • 故事起源
    习套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战争中。在古代战争中,一些将领和士兵固守一成不变的战术和策略,不愿意尝试新的战术,导致最终失败。后来,人们将这种僵化的行为方式比喻为习套。
  • 成语结构
    习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思维习套,缺乏创新意识。2. 这个机构一直按照习套的方式运作,导致效率低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习套一词。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套在固定的习惯中,无法摆脱。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习套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在学习习套的同时,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这些成语都与习套有着相似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学习习套,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模一样的作业。2. 初中生:他的思维习套,导致他在创作作文时缺乏独特的见解。3. 高中生:学习要避免习套,要勇于创新和尝试新的学习方法。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摆脱习套,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