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门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2009年9月10日晚10时许,一辆满载玫瑰的小货车和一辆面包车神奇地通过了门岗盘查,出现在浙江传媒学院著名的女生宿舍———彩色S楼前。这里是传媒学院艺术学院的女生宿舍区,也是男生们传说的学院“花圃”,开满了“艺术的鲜花”。据该校的学生介绍,两车到了S楼AB门前,一群人从车上抬下了10大捆红色的玫瑰,并指名要找08表演专业的林某。由于即将关门,宿舍阿姨坚决地将送花的几名男子挡在了门厅,拒绝他们进一步表演。

    突然出现的大批玫瑰立即引起了女生们的好奇。她们打听后得知一共有一万零一朵玫瑰后,整个女生宿舍就此沸腾起来。

    万朵玫瑰送女生的消息,在10多分钟内就传遍了女生宿舍区。很多女生从楼上冲下来,兴奋地尖叫着,还纷纷围着玫瑰拍照。接受玫瑰的女主人,立即成了很多女生妒忌和羡慕的对象。不过,这个女生始终没有露面。花店的人将鲜花留在门厅里,很快退出了学校。

  • 详细解释


     女主角

    当晚,一则消息在校园网上传开,说万朵玫瑰是一富家子送给08表演专业的女生林媚以表心迹。总耗资约在5万元左右。这消息再次引起了一片哗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叫林媚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校花,绰号“小白”,年仅18岁,浙南温岭人。2008年入校,入校前,曾经长期在多个艺术院校里参加培训。17岁时还参加过台州网络汽车宝贝的评选比赛,得到了单项奖。

    据同学称,她似乎本身就家境不俗。初中在重庆读的,高中在北京读的,只是考试前才回到了台州。高考前就曾经长期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这巨额的开支远非一般的家庭能承受。尽管当晚围绕玫瑰的话题在校园内外异常热闹,但“小白”始终没有出面。

    处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玫瑰门女主角

    2009年9月11日中午,上万玫瑰占据宿舍终究是个问题,并导致网络内外持续的关注。据团委的人士称,11日上午,该玫瑰花的女主人林媚找到了学校团委,要求他们帮忙将花义卖,然后将义卖所得捐给台湾风灾同胞。此事就正式被学校志愿者协会接手。

    在对外的说明中,该女生称这些花是自己在国外的亲哥哥送的“亲情玫瑰”。于是,这起在校园内外引起一片尖叫的“玫瑰门”变身为“亲情玫瑰义卖,赠台湾受灾同胞”。

    据参与义卖的学生介绍,玫瑰义卖没有特别的规定。随意给钱,玫瑰花随便拿。现场捐款的不少,但拿花的不多。理由是大家都知道这花的含义,觉得是别人的花,拿在手里始终有点怪异。最后,大批的玫瑰成了宿舍管理阿姨桌子上的摆设,马路上也出现了不少被遗弃的玫瑰。一个学生笑称,11日下午,传媒学院里玫瑰过剩……经过几个小时的“义卖”,大约募集到善款约2000元。在整个义卖的过程中,女主角林媚始终没有出现,也拒绝出面接受采访。

    万朵玫瑰散了,关于“玫瑰门”的话题在学校还在继续。前往学校采访的记者们总是被学生翻来覆去地追问:“谁送的?是老板还是富家子?多有钱?有照片不?帅不帅?”09表演专业的一个女生笑称:“送什么花嘛,浪费又无聊,直接把钱给我多好?”

  • 基本含义
    指暗中勾结、串通作弊、行贿等不正当手段,以获取私利的行为。
  • 详细解释
    玫瑰门源于美国1972年的一起政治丑闻,被称为“水门事件”。该事件起因于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竞选连任,他的竞选团队在华盛顿的水门大楼安装了窃听设备,试图获取竞选对手的信息。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之一。玫瑰门成为了表示政治丑闻和不正当手段的象征。
  • 使用场景
    玫瑰门一词常用于指控或描述某个团体、组织或个人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私利的行为。可以用于政治、商业、体育等领域。
  • 故事起源
    玫瑰门的起源是美国的“水门事件”,因此其故事起源与该事件相关。
  • 成语结构
    玫瑰门是由“玫瑰”和“门”两个词组成的,表示不正当手段和行为。
  • 例句
    1. 这个公司涉嫌玫瑰门,被指控贿赂政府官员。2. 这场选举充满了玫瑰门,候选人们都在争相使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选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玫瑰门”与“水门事件”联系起来,因为玫瑰门的起源就是源于这一政治丑闻。可以通过想象玫瑰花的美丽与香气来表示不正当手段掩盖下的欺骗与腐败。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水门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钻石门”、“黑金门”等,了解不同领域中的不正当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被发现在考试中使用玫瑰门,被老师批评了。初中生:这个公司涉嫌玫瑰门,被政府部门调查了。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因为玫瑰门被曝光,最终辞去了职务。大学生:在竞选中使用玫瑰门的候选人,最终失去了选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