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
wǔ dīng
  • 拼 音:wǔ dīng
  • 注 音:ㄨˇ ㄉ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商 代国王名。后世称为 高宗 。 盘庚 弟 小乙 之子。相传少时生活在民间,即位后,重用 傅说 、 甘盘 为大臣,力求巩固统治。在位五十九年。《诗·商颂·玄鸟》:“ 商 之先后,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孙子。”《楚辞·离骚》:“ 説 操筑於 傅巖 兮, 武丁 用而不疑。” 唐 许浑 《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州别业题旧书斋》:“宾御莫辞严下醉, 武丁 高枕待为霖。”
    (2).古代传说中仙人名。姓 成 ,名 武丁 。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桂阳 成武丁 ,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 织女 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 织女 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 织女 暂诣 牵牛 ,吾復三年当还。’明日失 武丁 。至今云 织女 嫁 牵牛 。” 唐 刘宪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殿上呼 方朔 ,人间失 武丁 。” 郑泽 《七夕赴城》诗:“自昔悲尘世,由来有上仙。 武丁 亦多事,输与恨缠绵。”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勇武强大,有很高的武力。
  • 详细解释
    武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武”指的是武力,表示勇武、强大,而“丁”则指的是兵丁,表示士兵、武力。整个成语表示一个人具有非常强大的武力,勇猛无敌。
  •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武力非常强大,能够战胜任何对手,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队或组织的战斗力很强。
  • 故事起源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叫做武丁的国君。武丁是商朝的第三位君主,他在位时,积极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国家的防御能力,使商朝的武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人们就用“武丁”来形容勇武强大的人或力量。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武丁之勇,让敌人望而生畏。2. 这支队伍的战士个个都是武丁,无人能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武丁”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含义来记忆,想象一个勇武强大的人或士兵,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武力。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武力、勇猛相关的成语,如“力大无穷”、“无敌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武丁,每次体育课都能跑得最快。2. 初中生:他在篮球比赛中展现出了真正的武丁之勇,帮助我们的队伍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真是个学习上的武丁。4. 大学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武丁气质,成为了我们学校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