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谒
shěng yè
  • 拼 音:shěng yè
  • 注 音:ㄕㄥˇ ㄧ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省视;探望。《后汉书·袁閎传》:“﹝ 袁閎 ﹞父 贺 ,为 彭城 相。 閎 往省謁,变名姓,徒行无旅。”

  • 基本含义
    节省拜访的时间和礼物。
  • 详细解释
    省谒是由“省”和“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省”指的是节省,指在拜访他人时不过多花费时间和金钱;“谒”指的是拜访,表示向长辈或上级拜访时应当谨慎节俭。
  • 使用场景
    省谒多用于劝诫人们在拜访他人时要节俭谨慎,不要过多花费时间和金钱。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提醒他人尊重他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要给别人带来太多的麻烦。
  • 故事起源
    省谒最早出现在《论语·阳货》中。孔子的学生阳货问孔子如何拜访他人,孔子回答说:“吾何以观之哉?以所省吾身而诚敬人。”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行为中省察,诚敬地对待他人。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省”和“谒”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在外拜访他人时,要记得省谒,不要给别人带来太多的麻烦。2. 他节约了拜访的时间和礼物,充分体现了省谒的精神。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省”和“谒”两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在拜访他人时要节省时间和礼物,就可以轻松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尊重他人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了解如何在不同场合下表达尊敬和谦虚的态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在拜访老师时记得省谒,不要给老师带来太多的麻烦。2. 初中生:我们应该在拜访长辈时,要懂得省谒,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3. 高中生:在面试时,要注意节约时间和礼物,展现出省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