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朔
qì shuò
  • 拼 音:qì shuò
  • 注 音:ㄑㄧˋ ㄕ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 灵臺 。” 李善 注:“《周礼·夏官》曰:‘挈壶氏掌悬壶。’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 郑氏 《毛诗笺》曰:‘天子有 灵臺 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左氏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云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移气朔兮变罗紈,白露凝兮岁将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求星辰之行,步气朔消长,谓之缀术。”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学校》:“学歷者能算气朔,即补博士弟子。”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气势威严,态度坚决。
  • 详细解释
    气朔是由“气”和“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气”表示人的气势,意为气势雄伟;“朔”表示坚定、刚正,意为坚决的态度。气朔合在一起,形容人的气势威严,态度坚决。
  • 使用场景
    气朔常用于形容人的气势威严,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军人等具有强大气场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 故事起源
    《史记·许子高》记载了一个与气朔有关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将军名叫许子高,他勇猛善战,威风凛凛。有一次,许子高带领军队出征,敌军见到他的气势,纷纷投降。后来,人们就用“气朔”来形容许子高那种威严的气势。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一身气朔,让人不敢小觑。2. 领导的气朔让整个团队都感到震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气朔”与“气势威严”相联想,同时也可以通过拆分成语的两个字,分别记忆“气”和“朔”的含义,再结合起来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气度不凡”、“气吞山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时的气朔让我们都安静听讲。2. 初中生:篮球场上,队长的气朔激励着我们全力拼搏。3. 高中生:领导在会议上展现出的气朔让我们对他充满了信心。4. 大学生:演讲比赛上,选手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气朔,竞争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