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特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林吉特 -简介

    林吉特(马来语:Ringgit),马来西亚的货币,又译令吉,广东话又译为“沟”,马来西亚对本身货币的汉语官方名称在2004年前是零吉,2004年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定后,便称为令吉。ISO 4217国际标准代码是MYR。官方标号为RM。使用RM是因为新加坡元和文莱元的马来语名称也是Ringgit,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候造成混乱,故使用RM作为货币标号,RM是Ringgit Malaysia的简称。

    林吉特 - 币值

    : 1、5、10、20、50分及1林吉特

    文字介绍

    国旗:

    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都表示该国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与英联邦的联系,新月象征伊斯兰教,黄色象征马国家元首。

    林吉特 - 国徽

    上端绘有一弯新月和一个14角星。盾面上图案和颜色都用来象征该国的组成和她的行政区划,下部中间为马的国花----班加拉亚。盾形两旁是两只马来虎,下端黄色绶带上写着“团结就是力量”。

    辅币名称: 分 国家名称

    国家名称: 马来西亚

    国家中文简称: 马来西亚

    国家英文名称: Malaysia

    所属洲: 亚洲

    面积: 329758平方千米

    首都

    首都: 吉隆坡

    首都英文名称: Kuala Lumpur

    简况及历史

    东南亚国家。全境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马来西亚。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中,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林吉特 - 国际化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Najib Razak)表示正在研究林吉特离岸交易的可行性,但目前尚未有时间表。纳吉布是在访问马来西亚央行后的一个新闻会上发表的上述评论。他称马来西亚经济下半年仍将保持活力,尽管增长步伐由于外部因素可能较上半年放缓。他表示将在下个月政府公布2011年预算时宣布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刺激内需。他还称预计2010年马来西亚GDP增速将超过6%。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泽提(Zeti. Akhtar Aziz)表示林吉特国际化的前提是市场稳定。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多而杂乱,或物品繁多。
  • 详细解释
    林吉特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即“林”和“吉特”。其中,“林”指的是树林或森林,代表众多的树木;“吉特”指的是一种货币单位,表示数量繁多。因此,林吉特形容的是人或物品众多、杂乱无章的情况。
  • 使用场景
    林吉特常用于形容人多而杂乱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品繁多、杂乱无序的情况。例如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用林吉特来形容人山人海的景象;在一个杂乱的房间里,可以用林吉特来形容物品堆积如山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林吉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寺庙。据说,这个寺庙位于一个茂密的树林中,寺庙中的僧人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因为人数众多,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所以寺庙中的事情经常变得杂乱无章。因此,人们就用“林吉特”来形容这个寺庙的状况。
  • 成语结构
    林吉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人山人海,热闹得像个林吉特。2. 这个房间里的东西太多了,简直是一个林吉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林吉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茂密的树林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人数众多,各自忙碌着。这样的场景就是林吉特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林吉特相关的成语,例如“人山人海”、“东倒西歪”等,可以帮助扩展学习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寒假的游乐场人山人海,真是一个林吉特。2. 初中生:放学的时候,校门口总是林吉特,很难挤出去。3. 高中生:图书馆里的书架林吉特,找书真是费劲。4. 大学生:食堂午餐时间人流林吉特,排队要等很久。以上是关于“林吉特”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