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荡
qīng dàng
  • 拼 音:qīng dàng
  • 注 音:ㄑㄧㄥ ㄉ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平静;安定。《后汉书·和帝纪》:“役不再籍,万里清荡。”《周书·于谨传》:“ 谨 愿禀大王之威略,驰往喻之,必不劳兵甲,可致清荡。”《南史·蔡廓传》:“今米甚丰贱,而人情更安,以此算之,清荡可必。”
    (2).涤除,平定。《世说新语·德行》“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桓 亲勤羣卒,建旗致讨,清荡 伊 洛 ,展敬园陵。”《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或指踪貔武,清荡边陲;或恢復城池,削平疆土。”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氛埃一清荡,疫癘解缠缚。”

  • 基本含义
    指心情畅快,思绪舒展,没有牵挂和烦恼。
  • 详细解释
    清荡形容人的心情舒畅,不受束缚,没有烦恼和牵挂。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宽广、豁达,以及轻松自在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心情愉悦,没有烦恼和牵挂,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心事,心情舒畅。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有一个叫曾巩的学者,他的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心境宽广,生活态度乐观积极。有一次,曾巩到一家酒馆用餐,他点了许多菜,但没有钱付账。酒馆老板非常生气,要曾巩去洗碗。曾巩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他笑着说:“我来洗碗,你们去休息吧。”于是,曾巩就一个人在酒馆里洗起碗来,洗得非常开心,一边洗一边唱歌。其他客人看到这一幕,都非常感动,纷纷为他买单。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清荡”来形容曾巩的心境和他在酒馆里洗碗的情景。
  • 成语结构
    清荡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心情清荡,总是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2.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她感到心情清荡,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清荡”与“心情舒畅,没有牵挂和烦恼”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清荡”相关的成语,如“心旷神怡”、“心如止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放假的时候,心情特别清荡,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耍。2. 初中生:在音乐会上,听到美妙的音乐,我的心情变得清荡起来。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感到心情清荡,可以放松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