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体
shí tǐ
  • 拼 音:shí tǐ
  • 注 音:ㄕㄧˊ ㄊ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明 杨慎 《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
    (2).指书法的十体。 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 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艳诗今古两体,共成十体。见所作《叙诗寄乐天书》。
    (5).指十种诗体。 五代 齐己 分诗作为高古、清奇、远近、双分、背非、虚无、是非、清洁、覆妆、阖门十体。见所著《风骚旨格·诗有十体》。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表现极其出色,十分完美。
  • 详细解释
    十体是一个表示极度完美的成语。其中,“十”表示完美无缺,是最高的评价;“体”表示形体、身体的意思,引申为状态或表现。因此,“十体”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表现非常出色,完美无比。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技艺、表演等方面极其出色,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完美程度。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演员的表演、一部作品的创作、一场比赛的表现等等。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北魏时期的乐府诗《陈情表》。这首诗是南朝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写给北魏宰相陈群的一封表状,表达了他忠诚于国家的心情。其中有一句“愿陛下体国士之忠,不议于私谋,以开先圣之法门,以阐至公之道义,以纳百姓之欲生,使十体成章,无有减缺。”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够体察国士的忠诚之心,不考虑个人私利,以遵循先圣的法门,阐扬至公的道义,顺应百姓的愿望,使国家达到完美无缺的状态。这里的“十体成章”就是指希望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能达到极致完美的状态。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他的演技真是十体,每一次的表演都令人惊叹不已。2. 这幅画的技艺十体,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精致。3. 这场比赛他发挥得十体,完全没有任何瑕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十全十美”进行联想,来记忆“十体”的意思。因为“十体”表示极度完美,所以可以将它与“十全十美”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它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完美相关的成语,如“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朋友的画画真是十体,每一幅都画得非常漂亮。2. 初中生:他的乐器演奏技巧真是十体,每一次的演出都非常精彩。3. 高中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十体,每一门功课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