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拄
zhī zhǔ
  • 拼 音:zhī zhǔ
  • 注 音:ㄓㄧ ㄓ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支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杨泉 《物理论》曰: 秦始皇 使 蒙恬 筑 长城 ,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 长城 下,尸骸相支拄。’”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西抵建宁分手即事纪别》诗:“舟人趋奔湍,努力争一綫,身足相支拄,脱手躯命贱。”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老夫已矣,汝復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自一月以来,见 克强 兄以空拳支拄多军之餉食,寝食具废,至于吐血。”
    (2).指用于支撑之物,支柱。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其巖石覆压欲坠,有僧构而居之,窗櫺皆如支拄然。”
    (3).抵触,抵制。《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车师 后王 姑句 以道当为拄置,心不便也” 唐 颜师古 注:“拄者,支拄也。言有所置立,而支拄於己,故心不便也。”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 宋 、 元 、 明 言二氏(指佛教、道教)皆窃吾道之近似,以支拄排之者之口。”

  • 基本含义
    支撑,扶持。
  • 详细解释
    支拄意为用手或其他物体支撑、扶持。形容一个人或物体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维持平衡或前进。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们互相扶持、支持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 故事起源
    支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相传,汉朝时期,司马相如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广为流传。有一次,司马相如在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因为患病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司马相如见状,立即下车扶起老人,用手支撑着老人的背,帮助他走了一段路。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支拄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支拄属于动宾结构,由“支”和“拄”两个字组成。其中,“支”表示用手或其他物体支撑,扶持;“拄”表示用手或其他物体扶持。
  •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得到了朋友的支拄,终于渡过了难关。2. 这个项目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互相支拄才能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支拄”与“支持”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它们的发音相似,且意思相近。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支撑着另一个人,给予他力量和支持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支拄相关的成语,如“互相扶持”、“搀扶”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朋友们互相支拄,一起完成了作业。初中生:在困难时,我们要相互支拄,共同克服困难。高中生:朋友的支拄给予了我巨大的力量,让我坚持下来。大学生:家人的支拄是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