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食
lì shí
  • 拼 音:lì shí
  • 注 音:ㄌㄧˋ ㄕ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以谷物为食。《礼记·王制》:“北方曰 狄 ,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陈澔 集说:“西北地寒,少五穀,故有不粒食者。”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嘉穀肇播,民用粒食。”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
    (2).泛指粮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窃寻下民之命,粒食为本。”《太平广记》卷十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苏瓌》:“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 元 张宇 《送赵宜之归》诗:“ 玉山 有嘉禾,未肯求粒食。”

  • 基本含义
    指节约饮食,吃得很少。
  • 详细解释
    粒食是由“粒”和“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粒”指的是谷物的颗粒,而“食”指的是食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吃得很少,节约饮食。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得很少或者吃得很简单。
  • 使用场景
    粒食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节约饮食的人,或者用来劝告别人要节约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在以下场景中:1. 当朋友吃饭时只吃一点点菜,你可以说他“粒食”。2. 当你想劝告别人要节约饮食时,你可以说“吃饭要粒食,不要浪费”。
  • 故事起源
    粒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非常节约,吃得很少。有一天,他和朋友一起吃饭,他只吃了一点点米饭和一些菜。朋友问他为什么吃得这么少,他回答说:“吃饭要粒食,不要浪费。”后来,人们就用“粒食”来形容一个人吃得很少,节约饮食。
  • 成语结构
    粒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粒”和名词“食”组成。
  • 例句
    1. 他平时吃饭很粒食,从来不浪费。2. 这个餐馆的菜量很大,不适合粒食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粒食”这个成语:1. 将“粒”和“食”两个字分别记忆,想象一个人只吃了几粒米饭,就饱了,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2. 可以将“粒食”这个成语与节约饮食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有关节约饮食的知识,可以了解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合理搭配食物、避免浪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吃饭很粒食,从来不浪费食物。2. 初中生:我们应该提倡粒食,避免浪费食物资源。3. 高中生:面对粮食浪费问题,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倡导粒食理念。4. 大学生:粒食不仅是个人的节约行为,也是对社会资源的负责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