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瓶
tāng píng
  • 拼 音:tāng píng
  • 注 音:ㄊㄤ ㄆ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一种煮茶水用的瓶。用铁、瓷或金、银制成。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今日清早晨起来,烧的汤瓶儿热,开开这茶铺儿,看有甚么人来。” 明 朱有燉 《柳摇金·诫风情》套曲:“想汤瓶是纸,如何煮茶?”《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 迎春 抱着银汤瓶, 绣春 拿着茶盒,走来上房,与 月娘 众人递茶。”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体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污垢。
  • 详细解释
    汤瓶是指瓶子里的汤非常清澈,没有任何杂质。用来形容人或物体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污垢。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或者形容事物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瑕疵。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瑕疵。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魏策四》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国的孟尝君和赵国的平原君相约在虎牢山上举行宴会。孟尝君派人带来了鱼、肉、酒等美食佳肴,但平原君却只带了一个汤瓶。宴会结束后,孟尝君发现平原君的汤瓶里的汤依然清澈如初,没有一点儿杂质,而自己的鱼、肉等却已经腐烂变质。于是,孟尝君非常佩服平原君的节俭和品德高尚,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 + 汤瓶
  • 例句
    1. 他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简直像个汤瓶。2. 这个学生学习认真,品行端正,真是个汤瓶。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非常干净整洁的汤瓶,里面的汤清澈无比,没有一点儿杂质。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干净整洁相关的成语,如“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总是整理得像个汤瓶,没有一点儿乱七八糟的东西。2. 初中生:我们班的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整个教室就像个汤瓶一样。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真是个汤瓶,让人非常敬佩。4. 大学生:这家餐馆的卫生非常好,厨房整洁得像个汤瓶,让人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