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口
pō kǒu
  • 拼 音:pō kǒu
  • 注 音:ㄆㄛ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破口,满口。多用以形容骂人时的凶相。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则愿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覰,怎便精唇泼口駡到有三十句。”《西游记》第六十回:“那女子一听 铁扇公主 请 牛魔王 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駡道:‘这贱婢,着实无知!’”《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这位大姐怎的恁般粗鲁性儿……这般泼口言语泻出来。”

  •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直率、直截了当,不顾及他人感受,激烈而冲动。
  • 详细解释
    泼口是由“泼”和“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泼”意为放肆、大胆,而“口”则是指口舌、言语。泼口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率、直截了当,不顾及他人感受,常常用激烈而冲动的言辞。
  • 使用场景
    泼口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率、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讲究言辞的特点。例如,一个人在争论中使用激烈的言辞,不顾及他人感受,就可以形容他“泼口”。
  • 故事起源
    关于泼口的起源暂无具体的故事或典故,但这个成语的含义与“泼皮”有一定的关联。泼皮是指行为放肆、不守规矩、不讲礼貌的人。泼口的意思是说话放肆,与泼皮的行为类似,因此可以推测泼口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泼皮有关。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1. 他一向泼口,说话从不留情面。2. 她对待问题总是泼口,不管别人的感受。3. 这个人泼口的方式太过激烈,容易引起争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大声而直接地向下喊话,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就好像他在泼口一样。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说话”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泼口地告诉老师,他不喜欢这个作业。2. 初中生:她泼口地回答问题,让其他同学都很吃惊。3. 高中生:他泼口地批评政府的决策,引起了很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