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首
rú shǒu
  • 拼 音:rú shǒu
  • 注 音:ㄖㄨˊ ㄕ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 汉 王粲 《酒赋》:“昔在 公旦 ,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詎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
    (2).埋头;专心致志。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虚引之性,彰於立德。轨世之表,闻於童真。廉俗之风移,则感时之训兴。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为名焉。” 赖家度 李光璧 《于谦和北京·于谦的家世和成年》:“这时 于谦 潜心求学,努力读书,‘濡首下帷,足不越户’。”

  • 基本含义
    湿了头发,形容淋雨或淋湿。
  • 详细解释
    濡首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头发被雨水或水淋湿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当人们在雨中行走时,头发容易被雨水打湿,所以人们用“濡首”来形容这种状态。
  • 使用场景
    濡首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雨中走路或者被水淋湿的情况。你可以在描述下雨天的场景时使用这个成语。例如,你可以说:“他走在大雨中,头发已经濡首了。”
  • 故事起源
    濡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文发现自己的部队被困在敌军包围圈中无法脱身。他决定以身作则,率先冲出包围圈,但在逃跑的过程中,他被敌军的弓箭射中了头发,头发全湿了。尽管如此,他仍然成功逃脱了敌军的追击,最终带领部队战胜了敌人。后来,人们就用“濡首”来形容头发被湿透的状态,以纪念田文的勇敢行为。
  • 成语结构
    濡首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分别是“濡”和“首”。
  • 例句
    1. 我在回家的路上被大雨淋湿了,头发已经濡首了。2. 她站在雨中,头发濡首,却毫不在意。
  • 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濡首”这个成语与“湿了头发”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大雨中,头发被雨水打湿的情景,这样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尝试了解其他与天气或自然现象相关的成语,例如“风和日丽”、“白雪皑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下雨天我们要带伞,否则头发会濡首。2. 初中生:他在雨中奔跑,头发濡首,但他并没有停下来。3. 高中生:那个女孩在雨中走过,头发濡首,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