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茵
lián yīn
  • 拼 音:lián yīn
  • 注 音:ㄌㄧㄢˊ 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共车同座。茵,座垫。 南朝 陈 陈暄 《洛阳道》诗:“欲知双璧价, 潘 夏 正连茵。”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2).谓共席同坐。 清 唐孙华 《仲春鸿雪堂宴集》诗:“连茵接席杂少长,颇哀老子容婆娑。”
    (3).同卧。茵,褥子。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之五:“连茵夜听同年语,写纸朝分举子题。”

  • 基本含义
    形容草木茂盛、密集连绵。
  • 详细解释
    连茵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连指的是相连,茵指的是草木的茂密。连茵形容草木茂盛、密集连绵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接连不断。
  • 使用场景
    连茵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如连茵的森林、连茵的花丛等。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行动连绵不断、接踵而至的情况。
  • 故事起源
    连茵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原文为:“巳履茵蔀。”茵蔀是一种用来铺设地面的草席,这句话形容草席连绵不断地铺满了地面,后来被引申为形容草木茂盛、密集连绵。
  • 成语结构
    连茵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连”是动词,表示相连、连接的意思;“茵”是名词,表示草木茂盛的意思。
  • 例句
    1. 这片森林里的树木连茵,景色非常壮观。2. 连茵的花丛中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连茵”与草木茂盛的景象联系在一起,形成形象记忆。可以想象连绵的草木像茵蔀一样覆盖了整个地面。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蓬莱”、“桃源”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花坛里的花连茵,好美啊!2. 小学生:春天来了,树叶连茵,像一片绿色的海洋。3. 初中生:这个地区的森林连茵,生态环境非常好。4.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楼房连茵,不断地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