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涸
jiāo hé
  • 拼 音:jiāo hé
  • 注 音:ㄐㄧㄠ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干枯;枯竭。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寒。”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况复脑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绪如是不宁。”

  • 基本含义
    形容水井干涸或草木枯萎的景象,比喻事物极度干燥或枯竭。
  • 详细解释
    焦涸是由“焦”和“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焦”指烈日炎炎,烤得枯干;“涸”指水源干涸。将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地区水源枯竭、土地干燥的景象。此外,焦涸也可以比喻事物的资源或能量枯竭,无法再继续发展。
  • 使用场景
    焦涸一词常用于形容自然环境的干燥、资源的匮乏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的枯竭。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沙漠地区的干旱景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枯竭、无法再继续前行的状态。
  • 故事起源
    焦涸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九辩》中:“嗟乎!人生之苦矣!夜寐旦梦,忧心如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援琴。纷余以遗患兮,感余以烈斧。忧心如焚,涕泗涟涟。哀余以未具兮,固穷之如河焦涸。”这段文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顿,用“河焦涸”比喻困境的严重程度,形象生动。
  • 成语结构
    焦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在连续几年的干旱天气下,农田里的庄稼都焦涸了。2. 这个地方的资源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了,已经焦涸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干旱的河流,水源枯竭,河床变得焦黑,形成了焦涸的景象。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干旱和水资源的知识,以及如何节约水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时候,我家花园里的花草因为缺水都焦涸了。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资源已经基本焦涸了。3. 高中生:经过长时间的奋斗,他的精力终于耗尽,感觉自己已经焦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