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左
pì zuǒ
  • 拼 音:pì zuǒ
  • 注 音:ㄆㄧˋ ㄗㄨㄛ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人用右手为常,用左手为僻,故称偏僻之地为僻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王禹偁 《躬弩》诗:“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独 西臧 为僻左。”

  • 基本含义
    指思想或言行偏激、偏执,脱离实际或与主流观点相悖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僻左一词源于古代儒家经典《论语》,原指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孔子面前表现得过于偏激和偏执。现在用来形容那些思想或行为偏离常规、偏执狭隘、脱离实际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偏激、偏执、不切实际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观点过于极端,无法接受其他人的不同意见或观点。
  • 故事起源
    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在与孔子讨论问题时,表现得过于偏激和偏执,不愿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孔子对他说:“你的思想偏激、偏执,太脱离实际了,真是太僻左了。”这个故事成为了“僻左”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他的观点太僻左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2. 这个政策太僻左了,根本无法实施。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僻左”联想为一个人站在路的左边,与大家背道而驰,表示与主流观点相悖,思想偏激。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想偏激、偏执相关的成语,如“偏见”、“偏执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想法太奇怪了,真是太僻左了!初中生:这个人的观点太偏激了,完全脱离实际,真是太僻左了!高中生:他的思想观点太过极端,无法接受其他人的不同意见,真是太僻左了!大学生:这个政策太脱离实际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真是太僻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