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
kū téng
  • 拼 音:kū téng
  • 注 音:ㄎㄨ ㄊ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 基本含义
    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 详细解释
    枯藤是由植物枯死的藤蔓组成,没有生机和活力。因此,成语“枯藤”用来形容人年老衰弱、无力的状态,或者比喻事物衰败、没落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年纪大的人身体虚弱、无力,或者用来形容事物衰败、没落的状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对话、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场景。
  • 故事起源
    成语“枯藤”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章中。庄子说:“盖有国者,不可以一日不亡也,虽有善人之政,劝以百年,其国犹亡;有恶人之政,戒之以百刑,其国犹存。故善人之政,若枯藤;恶人之政,若百石;百石之堤,虽势如水,禁之以竹筏,河海之水,不可胜数也,而竹筏之堤,可以禁之。”这个故事中的“枯藤”形象地描绘了善人的政治无力和恶人的政治强大。
  • 成语结构
    成语“枯藤”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已经年过八旬,身体已经像个枯藤一样,走路都困难。2. 这个公司经营不善,已经陷入了枯藤状态,需要重整旗鼓。3. 我们不能让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变成枯藤,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枯藤”。想象一个枯死的藤蔓,没有生机和活力,就像一个年老衰弱的人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枯藤”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枯木逢春”、“藤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外公已经年纪大了,走路像个枯藤一样。2. 初中生:这个古老的城市经历了战争,变得破败不堪,就像一片枯藤。3.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竞争,这家公司已经没落,陷入了枯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