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疾
wēn jí
  • 拼 音:wēn jí
  • 注 音:ㄨㄣ ㄐ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温病。 汉 王充 《论衡·寒温》:“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转为温疾,吞发汗之丸而应愈。”《太平御览》卷二三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夏至著五綵,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温疾。”参见“ 温病 ”。

  • 基本含义
    指对疾病或病情的温和态度和处理方式。
  • 详细解释
    温疾是由“温”和“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对疾病或病情的温和态度和处理方式。它强调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不采取过激的治疗方法,而是以温和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疾病。
  • 使用场景
    温疾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医生、护士或家人对病人的关怀和照顾。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待问题或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温和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战国策·魏策二》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夫孙膑得了急性疟疾,疾病发作时症状非常严重。孙膑的妻子见状非常担心,只顾哭泣,但是孙膑却一直保持平静和温和的态度,对妻子说:“疾病如火,妇人之泪如油,火上加油,只会更加糟糕。”因此,温疾这个成语就源于此故事。
  • 成语结构
    主要由名词“温”和“疾”组成。
  • 例句
    1. 医生对病人的态度非常温疾,让病人感到非常安心。2. 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温疾的态度,不要慌张。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温疾”记忆为“温和的态度对待疾病”。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疾病、医疗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温疾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对我生病的时候总是温疾地照顾我。2. 初中生: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总是温疾地指出,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改正。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温疾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