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
shī zī
  • 拼 音:shī zī
  • 注 音:ㄕㄧ ㄗ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指可能当教师的人才。
    [构成]
    偏正式:师(资
    [例句]
    培养师资。(作宾语)

  • 英文翻译

    1.persons qualified to teach; teachers

  • 详细解释

    ◎ 师资 shīzī
    [teachers]可以当教师的人才
    培养师资
    (1).《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穀梁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侯 重耳 卒” 晋 范宁 注:“此盖《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説日用之常义。” 杨士勋 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资也。”《陈书·周弘正传》:“太子以 弘正 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 唐 元稹 《论教本书》:“兵兴以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之官,非疾废眊瞶不任事者为之,即休戎罢帅不知书者处之。”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右臣闻 三代 盛王,教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羣材。”
    (2).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如:培养师资、师资不足。
    (3).犹师生;师徒。《后汉书·廉范传》:“ 范 叩头曰:‘臣无状愚戇,以为 汉 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昔先君 仲尼 ,与君先人 伯阳 有师资之尊,是僕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当时知名之士 宋令文 、 孟詵 、 卢照邻 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
    (4).谓从师;效法。《魏书·乐志》:“且 燧人 不师资而习火, 延寿 不束脩以变律。”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然而 日本 之文明,非其所固有者,前则取之于 中国 ,后则师资于 泰西 。”
    (5).培育;教导。 唐 黄滔 《祭钱塘秦国太夫人》:“ 颜 氏子则提育圣人, 曹大家 则师资诸女。”

  • 基本含义
    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即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 详细解释
    师资是指教育领域中的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数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优劣。师资力量强大,意味着教师的知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 使用场景
    师资常用于教育领域,用来描述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也可用于评估一个学校或机构的教育质量,例如:“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教学水平一直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 故事起源
    师资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意为教育界的人才。后来,师资逐渐演变为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 成语结构
    师资属于名词短语,由“师”和“资”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教学质量有保障。2. 优秀的师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师资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教室里,坐满了优秀的老师,他们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代表,为学生们提供教育的支持和指导。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如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以提升对师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很厉害,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强。2. 初中生: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很雄厚,老师们都很有经验。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进入一所师资力量强大的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