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塼成镜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磨塼成鏡
  • 基本解释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 一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 曰:‘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禪岂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亦作“ 磨砖作镜 ”、“ 磨甎作镜 ”。 宋 陆游 《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而此三者,在今日之 中国 能有之乎?吾有以知其必不能也。不能而犹云欲以新道德易国民,是所谓磨甎作镜、炊沙求饭也。”

  • 基本含义
    形容通过勤奋努力,将不完美的事物改进到完美的程度。
  • 详细解释
    磨塼是指磨砺石头,成镜是指将磨砺后的石头打磨成镜子。这个成语比喻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炼,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改进到完美的程度。
  • 使用场景
    常用于鼓励别人要勤奋努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来完善自己。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曾经向孟子请教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孟子告诉他:“人的修养就像磨砺石头成为镜子一样,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修炼。”
  • 成语结构
    主语+磨塼+宾语+成镜
  • 例句
    1. 他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磨塼成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2. 这位艺术家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磨塼成镜,成为了一位国际知名的画家。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磨塼成镜”拆分成“磨塼”和“成镜”,然后通过想象石头被磨砺成镜子的过程来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等,来进一步了解努力和修炼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磨塼成镜,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通过不断的锻炼和努力,我相信我可以磨塼成镜,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高考就像是将我们的知识和能力磨塼成镜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4. 大学生:大学期间我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磨塼成镜,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