媵婢
yìng bì
  • 拼 音:yìng bì
  • 注 音:ㄧㄥˋ ㄅ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随嫁的婢妾。 汉 刘向 《列女传·周主忠妾》:“三日 主父 至,其妻曰:‘吾为子劳,封酒相待。’使媵婢取酒而进之。”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元君墓志铭》:“我先太君白府君货女奴以足食,君泣曰:‘太夫人专门户,不宜乏使令。’取新妇氏媵婢以给货。”
    (2).泛指婢妾。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凡所至之地,輒买媵婢,置庄产。”

  • 基本含义
    指宠信妾侍的人。
  • 详细解释
    媵婢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媵”指宠幸,信任,而“婢”则指婢女,侍奉主人。因此,媵婢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被主人宠信、侍奉的人,多用于贬义。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追求权力、富贵的人,他们会利用身边的人来为自己服务,而这些人往往是无条件地忠诚于他们的主人。
  • 故事起源
    媵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原文是“媵婢患其害”。故事中,一个叫做晏子的人被人们视为忠诚正直的楷模,他的媵婢却因为他的忠诚而受到了伤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对于主人忠诚,也不能保证他不会受到伤害。
  • 成语结构
    媵婢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的意思都很明确,即“媵”表示宠信,信任,“婢”表示婢女,侍奉主人。
  • 例句
    1. 他是那个政治家身边的媵婢,无论主人有什么需求,他都会尽力满足。2. 这位企业家的媵婢们为他处理各种琐事,使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媵婢”拆分成“媵”和“婢”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媵”理解为宠信、信任,而“婢”则可以理解为婢女、侍奉主人。这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被主人宠信、侍奉的婢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妾妇之见”、“奴颜婢膝”等。这些成语都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男女关系等方面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那个班级里的媵婢,经常帮助老师处理一些事情。2. 初中生:他是那个运动队的媵婢,无论教练有什么要求,他都会尽力完成。3. 高中生:那个学生会长是老师的媵婢,他总是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4. 大学生:他是那个实验室的媵婢,经常帮助教授进行实验研究。5. 成年人:他是那个公司老板的媵婢,无论老板有什么需要,他都会尽力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