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怛
tòng dá
  • 拼 音:tòng dá
  • 注 音:ㄊㄨㄙˋ ㄉㄚ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惨痛。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慟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

  • 基本含义
    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
  • 详细解释
    恸怛是由恸和怛两个词组成的,意为极度悲伤或痛苦。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在遭受巨大的打击或悲伤时,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无法言表。
  • 使用场景
    恸怛多用于文学作品、诗词和口语表达中,用来形容人们在失去亲人、遭受重大打击或遭遇不幸时的极度悲伤和痛苦。
  • 故事起源
    恸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主父偃因遭到大臣的陷害,被废黜为奴隶。主父偃失去了自由和尊严,内心极度痛苦,他的悲伤和痛苦无法言表,被形容为恸怛。
  • 成语结构
    恸怛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形容词组成的,形容人们在遭受巨大的打击或悲伤时的极度痛苦和悲伤。
  • 例句
    1. 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恸怛不已。2. 在战争中,人们经历了无尽的恸怛和痛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恸怛与极度悲伤和痛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遭受巨大打击或失去亲人时的内心感受,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悲痛欲绝”、“哀痛欲绝”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狗狗被欺负的消息,小明感到恸怛不已。2. 初中生:考试失败后,小芳感到恸怛,不知道如何面对家长。3. 高中生:在战争中,人们经历了无尽的恸怛和痛苦,这让人深感痛心。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恸怛”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