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口
lìn kǒu
  • 拼 音:lìn kǒu
  • 注 音:ㄌㄧㄣˋ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言自己省吃。 周立波 《卜春秀》三:“这边乡里有种吝口待客的习惯。平素日子,自己一家吃饭时,只炒点辣椒,顶多还有一碗擦菜子;要是来了客,就想方设法,弄出好多碗。”

  • 基本含义
    形容话少或不愿意说话。
  • 详细解释
    吝口是指人不愿意说话或者说话很少。这个成语中的“吝”意为“吝啬”或“吝惜”,“口”则指“口舌”。吝口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言语上非常节约,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意见、感受或者信息。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或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分享知识或者帮助他人的人。
  • 故事起源
    吝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平原君虞卿因为不愿意说话而被称为吝口。他在政务上表现出色,但在言辞上却非常节约。虽然他不善言辞,但他的才华和智慧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 成语结构
    吝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吝”和名词“口”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个吝口的人,从来不愿意参与讨论。2. 她吝口如金,很少和别人交流。3. 这个公司的老板吝口不提涨工资的事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嘴巴被锁住,无法说话,表示这个人吝口不言。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言辞、沉默相关的成语,如“缄口不言”、“言简意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吝口的同学,他几乎不和别人说话。2. 初中生:有些人吝口不提自己的困难,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3. 高中生:老师问问题时,有些同学吝口不言,不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