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
yí ài
  • 拼 音:yí ài
  • 注 音:ㄧˊ 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 基本含义
    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 详细解释
    遗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遗意为留下,爱意为情感。遗爱的含义是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这个成语强调了爱的深度和持久性,表达了对亲人、朋友或社会大众的深情厚意。
  • 使用场景
    遗爱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亲人或朋友的深情厚意。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自己的爱与关怀留给亲人,或是形容一个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 故事起源
    遗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鲁班的木匠,他精通木工技艺,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家具。鲁班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每当他制作家具的时候,都会在家具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对儿子的爱。然而,鲁班的儿子在年幼时不幸去世了。为了纪念儿子,鲁班将自己制作的家具都刻上了儿子的名字,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后来,人们用“遗爱”这个成语来形容鲁班的行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父亲去世后,他将所有的遗产都捐给了孤儿院,真是一片遗爱之心。2. 她对丈夫的遗爱,让人感动不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自己的爱与关怀留给亲人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遗恨”、“遗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宠物兔子有很深的遗爱,每天都会给它梳毛。2. 初中生:我对我的爷爷有着深深的遗爱,因为他对我成长的帮助很大。3. 高中生:他对他已故的母亲有着深深的遗爱,每年都会在母亲的生日送花来纪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