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
qì dù
  • 拼 音:qì dù
  • 注 音:ㄑㄧˋ ㄉ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人的)气魄和度量。
    [构成]
    并列式:气+度
    [例句]
    小张气度大。(作主语)

  • 近义词

    心胸

  • 英文翻译

    1.tolerance; bearing

  • 详细解释

    ◎ 气度 qìdù
    (1) [bearing]∶气概和度量;气魄;风度
    气度非凡
    (2) [rhyme]∶诗文的气韵
    气度渊雅
    (1).气魄风度。《晋书·苻坚载记下》:“ 猛 瓌姿儁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昭素 喜其开敏,谓人曰:‘观 李生 才能气度,他日必为卿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只见两个十五六的小官人,一齐走出来,一样打扮,气度也差不多。” 刘伯承 《回顾长征》:“﹝ 朱总司令 ﹞表现了坚定的政治原则性与伟大的气度。”
    (2).指诗文的气韵。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杜审言 华藻整栗,小让 沉 宋 ,而气度高逸,神情圆畅。”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七子之作﹞气度渊雅逊 东汉 ,而魄力则过之;诗尤为悲壮。”
    (3).犹气运。 唐 吕岩 《七言》之五六:“长将气度随天道,不把言词问世徒。”
    (4).风气习俗。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河朔 气度尚在,常闻鬱鬱扼腕。” 老舍 《老字号》:“还有许许多多可宝贵的老气度,老规矩,由 周掌柜 一进门, 辛德治 看出来,全要完!”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胸怀和气量,即心胸宽广,态度豁达。
  • 详细解释
    气度是指一个人的胸怀和心胸的宽广程度。它是指一个人的气量和修养,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心胸的宽广。一个有气度的人,通常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计较小节,心胸开阔,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 使用场景
    气度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宽容和大度。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的胸怀和态度。例如,在工作中,一个有气度的人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责备或指责对方。在生活中,一个有气度的人会对他人的行为和言语保持宽容和理解,不会轻易发脾气或计较小事。
  • 故事起源
    气度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在儒家思想中,气度被认为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提倡人的宽容和大度。因此,气度成为了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志。
  • 成语结构
    气度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由“气”和“度”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气度很高,对待别人总是很宽容。2. 她的气度让人佩服,从不计较小事。3. 他的气度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记忆技巧
    记忆气度这个词语可以通过联想和造句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胸怀宽广,气度非凡的样子。另外,可以造一些与气度相关的句子,例如:“他的气度像大海一样宽广。”等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气度这个词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以及其他与修养和人品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气度很高,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她的气度让人佩服,从不计较小事。3. 高中生:他的气度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大学生:一个有气度的人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5. 成年人:一个有气度的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心胸开阔,不会轻易发脾气或计较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