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茵伏
jūn yīn fú
  • 拼 音:jūn yīn fú
  • 注 音:ㄐㄩㄣ ㄧㄣ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史记·酷吏列传》:“﹝ 周阳由 ﹞与 汲黯 俱为忮, 司马安 之文恶,俱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伏。” 司马贞 索隐:“均,等也。茵,车蓐也。伏,车軾也。言二人与 由 同载一车,尚不敢与之均茵軾也,谓下之也。”后因以“均茵伏”喻指同列为伍。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自军机处之设,则内阁无政;自 金陵 之陷,则提镇为僕妾。至於郎曹观政之士,而不肯与均茵伏。”

  • 基本含义
    形容草木葱茏、郁郁葱葱的样子。
  • 详细解释
    均茵伏是由“均”、“茵”和“伏”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均”表示平均、一致,“茵”表示青草、绿茵,“伏”表示生长、倒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意味着生机勃勃、茂盛繁茂。
  • 使用场景
    均茵伏一般用于形容自然景观、园林景色等,也可用于形容人群熙攘、繁忙的场景。
  • 故事起源
    均茵伏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九辩》中,作者屈原描写了楚国的山水景色:“春田如火,夏田如露,秋田如瓜,冬田如炭。四时之景,均茵伏。”这里用“均茵伏”来形容四季景色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楚国的丰饶景象。
  • 成语结构
    均茵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三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片草地上的花草树木长得均茵伏,非常美丽。2. 公园里的绿树成荫,景色均茵伏,非常宜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均茵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面长满了茂盛的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平均、一致的景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蓬莱仙境”、“山清水秀”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公园里的花草长得均茵伏,像是一幅画。2. 初中生:夏天海滩上的人们摆起了各种各样的遮阳伞,形成了一片均茵伏的景象。3. 高中生:秋天的森林里,树叶变成了各种颜色,形成了一片均茵伏的风景。4. 大学生:冬天的雪景下,屋顶上的积雪像是一片均茵伏的白茵茵的毯子。